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

情感、情緒

Skinner(1953)
情緒只是虛構的起因,人們把通常應該歸因於行為的說成是情緒的作用。所謂情緒這個字眼只是用來歸納行為,指出行為與影響其出現的機率的環境之間的關係。

Millenson(1967)
衝突、干擾的事件在情緒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;有些在內臟收縮上也扮演重要角色。
反之,僅僅內臟反應並不是情緒現象的一個充分條件,雖然他可能是必要條件。
其他的心理事件或認知因素也參與其中。

Schachter(1970)
根據我的基本假設,情緒是聯繫個人與某種身體狀況的標貼。
個人所描述的情感則是認知因素及生理喚起(physiological arousal)狀況的一種共同作用。

Fantino(1973)
一般來說,情緒的行為受到諸多因素所決定,以致於很難去界定出一個一致的特性。
把情緒的概念保留在心理學中幾乎沒有用處。

Mandler(1979)
情緒是位於進行中之操作行為的某些普遍變化與強化物(reinforcer)之呈現或撤除之間的聯結(Association)

Plutchik(1979)
一種情緒可被定義為是一種模式化的身體反應,不論是出於破壞、繁殖、整合、適應、防禦、復原、拒絕、探究會是這些因素的某種結合,而這些反映是由刺激索引出的。

(以上整理自游恆山,1993)

維基百科這樣說:
情緒是人各種的感覺、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綜合的心理和生理狀態,是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,以及附帶的生理反應,如:喜、怒、哀、樂等。
情緒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和感受,常跟心情、氣質、性格和性情有關。
在心理學研究中,情感的概念與個性形成、理性與非理性思維、以及認知動機有關。 

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

何謂通用設計?

通用設計又名全民設計全方位設計或是通用化設計
係指無須改良或特別設計就能為所有人使用的產品、環境及通訊。它所傳達的意思是:如何能被失能者所使用,就更能被所有的人使用。



通用設計的演進始於1950年代,當時人們開始注意殘障問題。在日本歐洲及美國,「無障礙空間設計」(barrier-free design)為身體障礙者除去了存在環境中的各種障礙。在1970年代時,歐洲及美國一開始是採用「廣泛設計」(accessible design),針對在不良於行的人士在生活環境上之需求,並不是針對產品。當時一位美國建築師麥可·貝奈(Michael Bednar)提出:撤除了環境中的障礙後,每個人的官能都可獲得提升。他認為建立一個超越廣泛設計且更廣泛、全面的新觀念是必要的。也就是說廣泛設計一詞並無法完整說明他們的理念。
1987年,美國設計師,羅納德·麥斯(Ronald L. Mace)開始大量的使用「通用設計」一詞,並設法定義它與「廣泛設計」的關係。他表示,「通用設計」不是一項新的學科或風格,或是有何獨到之處。它需要的只是對需求及市場的認知,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,讓我們設計及生產的每件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個人使用。他並說「通用」(universal)一詞並不理想,更準確地說,「全民設計」是一種設計方向,設計師努力在每項設計中加入各種特點,讓它們能被更多人使用。在1990年中期,羅納德·麥斯與一群設計師為「全民設計」訂定了七項原則。
在學術領域,「Universal Design」還有一個名稱為「共用性設計」。

七大原則:
  1. 公平使用:對任何使用者都不會造成傷害或使其受窘。
  2. 彈性使用:涵蓋廣泛的個人喜好及能力。
  3. 簡易及直覺使用:使用都很容易了解。
  4. 明顯的資訊:有效地對使用者傳達了必要的資訊。
  5. 容許錯誤:將危險及因意外或不經意的動作所導致的不利後果降至最低。
  6. 省力:可以有效、舒適及不費力地使用。
  7. 適當的尺寸及空間供使用:提供適當的大小及空間供操作及使用。

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

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-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


被封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的大甲媽祖國際文化節,
已經開跑了,
每年的這時間總得去人擠人一下,
體驗那信仰文化的衝擊,
看著虔誠信眾對媽祖的信仰,
總有種莫名的感染力,
也在信眾身上看到感動,
這是一種文字無法形容的,


勢必也得當個觀光客,
與鎮瀾宮來張合照XD


媽祖繞境煙火一年比一年精采!

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

日本文具設計



兼具新奇、時尚、趣味、實用的日本文具設計,豈能用一個「妙」字來形容!


完整呈現了包括:
TOMBOW蜻蜓牌自動鉛筆、PILOT原子筆、OLFA美工刀、Campus筆記本…等,16家備受世人矚目、超人氣、永不退流行的精工文具品牌。

從這些文具職人的設計觀、美學觀與專注力上,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在小小的文具工藝上,追求卓越與品質的精神,以及對美感與傳統工藝的頑強堅持。


文具不像房子、車子那般所費不貲又體積龐大,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、各式各樣的文具,卻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,並且提供了我們各種生活上的便利性,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與視覺感官享受。

巧思的運用也解決了問題!